| 
 
     
- UID
 - 24 
 - 帖子
 - 1312 
 - 主题
 - 8 
 - 精华
 - 0 
 - 积分
 - 734556 
 - 阅读权限
 - 150 
 - 来自
 - 唐努乌梁海 
 - 注册时间
 - 2010-1-3 
 
  | 
282#
 
 
发表于 2015-9-21 23:26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无理简化是错的,语言也好文字也好都是为人服务的,并非一尘不变,否则我们应该从恢复秦帝国的小篆开始,秦国的小篆乃至甲骨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华夏文字,汉语本是表意文字,是世界上幸存至今的唯一的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后裔,正所谓后裔这个词,足见与上古文字已然发生了变化,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说到这突然想起之前与一位历史老师瞎掰,老师说如果能够考据出一个未识别的甲骨文字的意思甚至是读音,那么别说是博士了,连中科院的院士都绝对能评上)。其次,不管是识别性也好,还是笔画乱减、表音错误、字义错误,这些都不是问题,毕竟汉字简化的结果并非是当局者的单方面行为,举个栗子:谁知盘中餐 这句诗词中“餐”这个字闹简化由来已久,但最终语言文字委员会还是放弃了对“餐”的简化,而就在语委会试图简化之前老百姓乃至到了今天都还有人喜欢写“歺”,歺念e四声,是“歹”的今字。从这个小案例足以看出繁体字有时候真的是写起来麻烦,老百姓居然普遍偷起了懒,看起来也累,特别是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在电脑屏幕上繁体字是很难看的,而且繁体字的显示和编码也很麻烦,足见语言文字也是要跟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演变进化发展的。当然了我向来不同意跟外蒙古独立后学彻底抛弃八思巴文的旧蒙文而一味的采用斯拉夫化的西里尔字母替代蒙古字母,这一点中国的内蒙古就做得很好,保护的很好,但不可否认现代蒙古语也在逐步演变进化。维吾尔语文虽然也用上了西里尔字母,但一般只作为拼音附带使用。 
综上所述,语言文字始终是要为人类这个情感文明服务的,当民众一味地甚至是习惯性的经常使用一个没有的汉字字形时,那么就距离一个新的汉字诞生不远了。 |   
 
 
 
 |